2017年12月25日 星期一

[DIY] IKEA LACK 飄浮式層板架 安裝過程 分享

快過年了
焦阿巴之前也好一段時間沒分享心得了

今天要來分享的是 飄浮式層板的安裝過程
這種置物空間的好處是 下方沒有任何支撐架 所以在視覺上會很美觀
相信家裡面有不少另一半會阻止老公安裝這類層板架的主因 有很大比例來自於 不美觀

那麼今天就來看看怎麼樣可以安裝一個 美觀的 飄浮式層板


在開始之前 先看一下今天會使用到哪些工具
從左到右
特價時買的 Bosch 四分震動電鑽 ~ 幾年下來 家裡大大小小的安裝都是我在幹
省下來的錢已經超過原本買的價格了

鐵鎚 ~ 將壁虎敲入孔位會使用到
護目鏡 ~ 這個必備,買很便宜 我是之前做了LASEK 時 眼科送的 想說丟了可惜 就留下來當作這類工作時戴
強烈建議在做這類會噴碎片之類的工作的時候 一副護目鏡沒多少錢
但是一顆眼珠就是一輩子 眼角膜捐贈還要碰運氣
寧可敲到護目鏡也不要敲到眼球

2B 鉛筆 ~ 考試 工作兩相宜 這隻用了好多年都還沒用完

水平儀 ~ 很便宜 一買好幾組 但是我用最多的就是這隻 90度 & 45度 的


(右上) 一直用都用不完的壁虎 還有鑽頭組
View post on imgur.com



這是我們今天安裝的主角 IKEA LACK
價格不貴

View post on imgur.com


首先需要先把這個固定架抽出來在牆面上面使用 鉛筆做好記號
View post on imgur.com



記得順道拿出水平儀來確保安裝之後是水平的 不用太昂貴的 便宜得夠用就好了
View post on imgur.com


View post on imgur.com



來歐 要確保這個氣泡在中間歐
View post on imgur.com



畫好之後 就是開始進行鑽孔的工作了 根據說明書 我們要鑽五個孔位
我個人是多鑽了一個 形成 T 型 的螺絲安裝 心理上覺得比較穩固一點 (笑)
不用擔心這個記號會在牆面上顯得不美觀 安裝上去之後 會蓋過去 所以不用擔心視覺上記號的外露
View post on imgur.com


掏出電鑽 安裝好鑽頭 戴好護目鏡 將鑽頭與平面呈現九十度角瞄準
View post on imgur.com




一陣強烈抽插震動之後 (記得要打開震動開關啊)
我們射出....阿..不..是我們鑽出了可以進行安裝的孔位
用鎚子輕輕將壁虎敲入
View post on imgur.com


接著可以將安裝架鎖上
View post on imgur.com



這裡先別急著將每個螺絲都鎖緊 讓支撐架有一點空間 可以進行最後的一點微調
如果有一點點不是很水平的話 還可以透過這一點空間修正
說到鎖螺絲歐 說真的也不是都要鎖到死緊的 螺絲起子覺得要出大力才會動一點的時候就好停了
又不是欠錢不還 跟一根螺絲較勁什麼啊
View post on imgur.com



接著 真相來臨的時刻到了
將層架板對準安裝架 滑上去 插到底
在發文的現在 似乎 IKEA 又有對這款產品做出新的改進
內部的支撐架由原本兩根 改為三根
View post on imgur.com


基於龜毛的個性 我還是放上水平儀確認一下安裝是不是水平的
View post on imgur.com


確認水平之後 由下方將固定用的螺絲鎖上
剛才有一點忘記講 安裝架 上面那兩根 是有螺絲孔位的 我裝完之後才發現忘記拍照
所以在安裝 安裝架 的時候 要注意螺絲孔位的位置歐
我個人是偏下 這樣上面那個平面也不會看到螺絲孔 比較美觀摟
View post on imgur.com


安裝完成
View post on imgur.com



全牆面安裝完成
根據 IKEA 的說明書指出,如果是水泥層面的話 可以載重 15kg
如果是空心木牆的話 只能載重 5kg 歐 請各位安裝的時候要注意這一點
View post on imgur.com



感謝大家收看
同步發表於 PCDVD & iPhone4.tw

(其實起因是那兩個小的層架安裝的時候沒有水平,為了平衡安裝,所以才有這個層板架的安裝  ((大笑) )

2017年2月10日 星期五

(偽)單身男子的懶惰經濟晚餐

作為一名單身男子(偽)在繁忙的工作環境下,每天回家之後往往都是拖著疲憊的身軀
被上司客戶凌辱過的心靈回家

想要控制體重跟避免每天坐在辦公室的肚腩增長,自己做晚餐看起來變成無可避免的趨勢

但是說實在話,其實我個人做飯是蠻懶惰的,因為一來要弄一大堆不怎麼熟的器具之外
二來很多人吃完之後想到要清理檯面跟碗盤就累了

也因為這樣,懶惰晚餐就這樣誕生了
今天的主餐會是牛排,應該有很多人聽到牛排會第一個反應是:吃那麼好歐?
實際上去超市購買牛排價格其實並不會特別昂貴,只是作為懶惰的單身男子(偽)在料理
上需要注意的細節比較多一點

材料:牛排(能吃多少準備略少)
半顆洋蔥~去外皮 切碎
小紅蘿波
大蒜
白蘑菇7朵
雞蛋一顆
奶油 約略高爾夫球大小一球
些許橄欖油
肉夾
平底鍋
平盤一只
進食用的刀叉

FullSizeRender 2
瘦肉多,脂肪適中

GarlicSteak-002
拿回家後我分割成幾個小塊用夾鏈袋撒上胡椒跟少許橄欖油裝起來


GarlicSteak-003
打開後,把平底鍋放上爐子,記得加熱到鍋子很熱,微微油煙冒起來的程度
以這次的厚度來說,兩面大火各20~25秒差不多 
把生的面都封起來 然後轉中小火繼續煎 同時間放入大蒜跟奶油
大概每35秒左右翻一次面,用溫度計刺進去如果顯示 125~135(華氏)就差不多是三分熟的狀態

把肉夾起鍋 放在旁邊的盤子裡面讓肉休息


GarlicSteak-001
預先切好的配菜,這些請在開火之前做好 不然的話肉放下去又要切菜
會把人逼瘋 再好的廚師也不會喜歡這樣慌亂得做菜


GarlicSteak-004
先把紅蘿波放下去跟之前的肉汁跟油還有大蒜一起炒一下 
因為紅蘿波比較不容易熟 但是這次的其實是 baby 紅蘿波,其實已經可以直接吃了
這樣做只是為了稍微上一點色上去 


GarlicSteak-005
把之前切好的蘑菇跟半顆洋蔥也一起丟下去吧
稍微翻炒一下,要等到洋蔥都炒軟帶點金黃色的時候就可以起鍋了


GarlicSteak-006
鍋子裡面還有稍微一點油 正好趁機會多煎個蛋 增加豐富性


GarlicSteak-007
裝盤

GarlicSteak-008
下刀切開 現在會覺得拍得太不好 沒注意到光線角度 不過我已經餓翻了
大概15~20分鐘就吃完 一邊吃還可以配上清爽的茶可以解油膩

吃完之後的收拾
盤子一個 ~ 其實是兩個,不過如果有用其它東西裝切好的蔬果就不一定要洗多一個盤子
刀叉 ~ 我懶,所以直接拿切菜的小刀當牛排刀 
鍋子 ~ 不可免,但是我覺得剛弄完過一會冷下來再洗 對使用不沾鍋的保護比較好 
有不沾鍋的廠商也會建議使用者等鍋子冷下來才清洗 

切菜肉用的砧板 ~ 請務必要清洗乾淨這一塊
杯子 ~ 如果有喝紅酒的請清潔 

希望大家能夠透過這一篇享受到單身做菜的快樂 ~ 

感謝大家的觀賞

2016年1月14日 星期四

Bowers & Wikins P7 以及 PS Audio Sprout 開箱使用報告

Bowers & Wikins P7 以及 PS Audio Sprout 開箱使用報告

小弟我呢,是個生活中要是沒有音樂就會感覺乏力的人 彷彿是身體中失去了靈魂,生活中失去了激情
吃飯感受不到米粒的甜美,世界彷彿變成了黑白

長年以來我一直都是 Sennehiser 的愛用者,第一隻Sennheiser 的耳機是 CX-310 
在澳洲入手,陪伴我相當長一段時間,但是在某次的出差裡面,我意外的把耳機接頭給折斷了
雖然之後有送修給人重新接了新的線以及接頭,但是隨之而來強烈的聽筒效果卻是相當的惱人
也因為這樣子,忍不住動起了升級的念頭
趁著這次來到美國的機會,列了很長一串清單,因為小弟我有 阿罵爽的Prime 會員就盯著
Sennheiser 的 IE 80 
(啊,IE 800 那個價格突破天際了啦,哪天要是小弟的收入買得起 McLaren 的時候再來開箱啦)

等到某天猛然看到 阿罵爽 上面的價格從原本449 USD 「腰斬」49%
本來腦袋裡面的理智線已經快要斷掉了
但是偏偏視窗旁邊又給我眼角瞄到 Bowers & Wikins P7 
揉揉眼睛確認沒看錯價格 

用著發抖的手指點擊了 購買的按鍵
(會發抖是因為還沒想到怎麼跟老婆解釋從耳道式變成耳罩式,算了,她應該不會注意到那麼多)
接下來就是進入漫長的等待

等啊等的,人家說美好的事物值得等待
那麼在等待的當下我也忍不住稍微對 Bowers & Wikins 這家音響公司稍微做了一點小小的研究

Bowers & Wilkins 於1965年成立於英國 Worthing,一開始並不叫做 Bowers & Wilkins 而是叫做 B&W Electronics
(以下為方便描述 簡稱 B&W)
創辦人 John Bowers 以及他的長年好友 Peter Hayward 一開始以 手工組裝音響起家 
後面在 66 年的時候,受到一名年長的女性 Miss Knight 的讚賞
資助了他 一萬英鎊 讓 John Bowers 得以擴張他的生意,同年推出 B&W 第一隻大型喇叭 P1 
(對,當年那個時候喇叭是單支賣的)

OK,講到 B&W 就不得不提到他們一直以來相當著名的 功夫龍纖維 喇叭單體,作為防彈背心的
功夫龍纖維 ( Kevlar )
在 1974 年的時候開始被 B&W 應用在喇叭單體的音盆上面 ; 功夫龍纖維
本身同時兼具強韌及輕巧的特性,能承受相當大的音壓
也不會破裂,鮮黃色的外觀隨後就成為 B&W 的專利外觀。

隨後,B&W 為了加強產品質感 請來 Kenneth Grange 作為英國的主流頂尖工業設計師,他作品有像是 Kodak Instamatic Camera,英國的停車表,剃刀,公制的打字機,UK Intercity 125 (其實主要是車頭的部分)
總之,他老兄的創作經歷十足,而且又都是應用在生活中的設計,因此在實用性上面的設計功力相當經得起考驗
(不是我不想打下去,但是他老兄的設計案例很長很長很長一大串 要是網兄有興趣的可以去
就知道他有多少東西應用在生活中)


時間來到 1981 年,B&W 在這一年成立了 University of Sound 供採訪媒體參觀拜訪使用,就在 B&W 
的事業版圖往上爬的時候,在 1987年 創辦人之一 John Bowers 過世。

B&W 為了讓生意能夠繼續運作下去,並且為了拓展產品的廣度,請來了 Morten Warren 進行新產品的設計
,他老兄最出名的就是加入 B&W 之後所設計的 Zeppelin 爾後又陸續增加了 頭戴式降噪耳機 P5,以及驚異的 書架型喇叭 PM1 。 

Morten Warren 的設計風格在後代大大的影響了 Bowers & Wilkins 的喇叭設計風格,在充滿現代感的設計中帶著優雅而且還是非常實用。
(怎麼蘋果就不找他們合作呢!?~有可能啊,但是價格變三倍你覺得呢?額= =\\\ )

隨著市場的站穩腳步以及擴張的需求,B&W 體會到光是只有製造大型喇叭是不夠的,需要一款象徵性意義的旗艦機種來為 B&W 徹底打開知名度並同時展現技術實力,但同時也需要入門機種讓更多的消費者能夠認識 B&W 因此在這兩個需求之下,B&W 分別在 1991 推出入門級的 600 系列,
以及 1993 年登場,一款完全幾乎沒有妥協,用上了 B&W 全部的技術心血打造的



http://www.bowers-wilkins.com/Speakers/Home_Audio/Nautilus
Nautilus - 鸚鵡螺(號 XD)

靈感不用特別多提,自產品開發階段開始大家就知道是來自於深海的鸚鵡螺,那黃金比例的外殼可以抵抗深海的巨大壓力 
鸚鵡螺的構造相對的也能應付頂級擴大機的巨大推力 面對大場面大動態的需求更能對應自如
經典的外型 不論是從音響還是藝術品的角度觀看 都留下濃重的一筆。

流線型的線條外觀,有的人喜歡方正,有的人喜歡曲線,各有所好但是無可爭議的是 Nautilus - 鸚鵡螺 絕對在喇叭的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很快的進入了 2000 年,這一年隨著先前 Morten Warren 的加入,有很多對於音響的應用研究慢慢的開花結果,
除了中高階的 800 系列加入了 B&W 的產品線之外,也在2005 開始進行新一代的鑽石單體技術的研究(附帶一提,前段時間該產品正好全新發表了)
,由此可知 B&W 可不是什麼花花架子,而是有完整技術底子以及開發實力的強力廠商。

而我認為應該大多數人對於  B&W 最強烈的印象則應該來自於 2007 發表的 Zeppelin 齊柏林飛船 喇叭 


這個喇叭再一次顛覆了世人對於喇叭必須要方正的刻板印象,而作為 iPhone 底座的部位不只是單獨作為底座的功能之外,
懸浮的設計也讓 使用者能夠透過正常手持的姿勢進行iPhone 的操作,實為設計與實用的完美結合。
(順道一提,接下來 B&W 會上的是全無線式的 Zeppelin,英文版官方網頁已經上了歐!)

在 2007 年 B&W 有著相當多的動作,不單單只局限於一般家庭當中,更擴展了事業合作版圖,成為 英國 Jaugar 車廠的
合作廠商,為旗下的豪華車款提供優美的音響效果。也開始了音響廠商跟汽車廠商的合作發揮出絕佳的合作方案,其他
類似的案子在之後還有很多,像是 AUDI + B&O 或是 BMW + Harman Kardon 又或是 Mercedes Benz + Burmester 。

接著來到 2010 年,B&W 為了加強對於入門層級的影響力,推出了第一支的耳機作品 P5 , 以及針對電腦使用的 MM-1 。


講了這麼多,可以發現 B&W 在很多應用領域上有著許多的應用,是一家注重美觀及實用兼具的硬底子廠商,而過了這麼多
年,並沒有一些廠商的壞習慣,不斷的擴張產品線而導致產品水準下滑。反而堅守自己作為音響製造商的本位專注在提供給
消費者最好的音響產品。

講到這裡不得不提一點,現在數位時代,訊號源的品質就更顯重要,B&W 也很清楚這一點  特別因為這樣 B&W 在 2007 年
成立了 Society of Sound,這是一個付費的高音質園區, B&W 使用者可以註冊手上的 B&W 來獲得首三個月的免費使用
資格,之後每年的註冊費用為 59.99 USD 但是每月可以獲得兩張 B&W 精選的無損高音質專輯。

BampWP7-022
檔案格式分別為:FLAC24 (Master Sound 24Bit),Apple Lossless (16 bit - 44.1Khz) 以及 FLAC16 (16bit - 44.1Khz)。


使用者可以任意無限次數的下載到任意的裝置上面使用
作為蘋果的使用者當然就是直接下載 Apple Lossless 最快啦
作為 B&W 的使用者只需要輸入品的序號就能啟動這個福利 (音樂消化中......)


而關於 P7 這附全罩式耳機呢?
在官方的網頁上有著詳細的資訊,一切的性能諸元,包括 最大功率承受,使用的單體尺寸,響應範圍
都跟 P5 是一樣的
唯一跟其他產品不同的呢?則是產品的 音壓範圍,P7 有著 B&W 耳機產品最大的音壓範圍 110db
而為何需要在意這個數值呢?
簡單的說,這個數值其實是一個功率比例的數字,它決定了可以怎樣用更少的電流推動同尺寸的單體。
而我們在聆聽音樂最直接的需求就是電流。而這個數字原則上是越大越好。

前面講了這麼多......(叮咚~)啊!?送貨的來了

好啦可能廢話講太多了 開始這次的開箱文


BampWP7-002
首先可以看到這次的外盒跟一般的P7 是不太一樣的,左下角寫著 「Recertified」!
不是什麼盜版或是福利品,這是同樣由 B&W 公司出售的「認證品」
簡單的說,這類產品都是受到 B&W 進行過產品測驗以及檢視最後合格上市的產品。
保固條款,內容物,產品性能,都跟正常販售的商品沒有兩樣才能打上 「Recertified」的字樣進行販售的。


BampWP7-003
翻轉到背面可以看到寫著相容使用範圍以及左下角的 MFI 認證。


BampWP7-004
可以看到寫著也包括萬用接線給一般沒有線控功能的播放器進行連結。


BampWP7-005
打開紙盒可以看到以折疊方式收納著。


BampWP7-006
小心翼翼的拿出來,可以看到線控跟耳機線同樣還是綑綁好的狀態。


BampWP7-008
但是這就沒了嗎??看看盒子裡。咦?旁邊有個緞帶?拉拉看



BampWP7-009
底下就是裝著說明書以及攜帶包還有周邊配件。

BampWP7-010
配件一覽
感謝函,3.5mm 轉接 6.5mm 接頭,萬用接線,攜帶包,以及說明手冊(有人真的會認真看嗎??)



BampWP7-011
攜帶包,質感不算是第一流,但是也說不上很差就是了
如果質感要更上一個台階的話,應該免不了價格也要有所增加吧


BampWP7-012
上面壓印著 Bowers & Wilkins 的字樣

BampWP7-013
BampWP7-014

說明手冊跟 萬用接線及轉接頭的特寫


BampWP7-007

BampWP7-015
在耳機臂的兩邊分別印有大大的 L , R 字樣,一眼看上就知道左右邊

BampWP7-018
側邊印著的BVowers & Wilkins 字樣


BampWP7-019
拿下耳罩外殼包就可以看到內部的單體
如果對於細部的零件很感興趣的話,可以去官網看看 會有分解照
材質為泡綿外包皮革,固定方式則是磁鐵吸附加上卡筍(照片中那左右兩點)
不會很難拔下


BampWP7-021
線控以及接頭特寫
要說一下的是,這個接頭太好插入了可以看到那個靠近接頭尾端的部分呢,是有一段3~4mm 距離的。
而這一段距離呢,讓這個接頭就算是使用有使用手機殼的情況下也可以順利的插入而不會被外殼造成接觸不良不能插到底的狀況 
像是這種小細節對於使用體驗也有很大影響的
(如果是使用 Lifeproof  那種很厚的三防殼的話就沒辦法不透過連接線直接接上了,不過我的 Spigen EX 不是問題)


一開始的聽感我是採用訊號源直入的作法,也就是大多數人會採用的,手機或是筆電直接連接耳機的作法。
基本聽感很中性,聽人聲或是弦樂類的很有迴響味道,但是我忍不住也聽了我喜歡聽的重金屬類音樂,在低頻的反應速度出乎
我意料的快,不會很拖泥帶水。但是透過手機以及 Macbook Pro 的內建擴大迴路推動的 P7 
感覺就算音量推到跨過四分之三線了 ,在聽感上面彷彿還有著些許的薄紗覆蓋著畫面上的感覺,
讓我感覺彷彿是看著降低到只有 五分之一亮度的 iPad Air2 的畫面一般,當然可以看清楚畫面,
但是就是會感覺畫面不夠銳利清晰,該有的色澤跟立體感沒有出來。
(怎麼這聽著像是看電視的開箱文?)
聽著聽著,心中某塊小惡魔輕輕的在我耳邊呢喃著:似乎還沒有完全發揮出這對耳機的極限,如果加個耳機擴大器下去,
能不能發揮出這對耳機的極限實力?

結果這個念頭就有如滴在宣紙上的一滴墨水,慢慢的在我的腦海中渲染開來。
一個念頭,就像病毒一樣,十分強韌並難以消滅,會緩慢的在腦海中生存著,影響著你的思維。

一邊想著一邊做著關於耳擴的功課,一邊翻閱著阿罵爽的網頁
(才剛買完耳機而已就在看耳擴了 XD)
一長串看下來,唯一獲得使用者總評價五顆星全滿的,在眾多日系擴大機裡面脫穎而出的
唯有 PS AUDIO Sprout 
(我做功課的時候是全滿的,在這篇文章發表的時候,有一些使用者給了比較低的分數把總星數給拉低了)

其實說起來,小弟我對他們家的東西其實不算陌生,因為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 我那土匪老爸的
音響室裡面就躺著 PerfectWave 以及 Power Plant P5 

但是個人實際擁有使用卻是第一次,就選擇了 Sprout 這樣一個入門的產品進行體驗
說起來這個產品有很多偶然的巧合 但是在 PS AUDIO 這樣一家充滿現代色彩的公司來說
出現這樣的一個產品或許也有幾分順勢而為的味道存在著,最早一開始這個產品的誕生其實是在 Kick Starter 上面誕生的
原始出發點也很簡單,希望有個產品能讓使用者簡單使用生活中大多數的現代訊號源
也因為這樣,這個產品的外觀非常的儉樸,整體的風格設計就是以簡約實用為主....

叮咚!啊!剛下訂單這麼快就送到,以後買東西要注意一點,不然把卡刷爆了就慘了


e11ca3b8-3e53-4337-8781-77eceeeeaa01
(惡魔:怕啥?錢再賺就有了!Phenix:YOU SHUT UP !!)

PSASPR-003
盒子的正面有著一個很具特色的符號,等一下開箱完畢之後就知道了

PSASPR-004
側面有著產品條碼以及產地
哀 還是不可免的是由世界工廠出來的啊(嘆氣)

PSASPR-005
背後有著各個端子的分佈圖,個人覺得這樣子蠻貼心的一個設計



PSASPR-007
打開先看到的是檢驗合格的清單 老實說沒想過先看到的會是這個


PSASPR-008
拿起來後就可以看到本體安然的躺在裡面,採用這種包裝方式看起來可以很有效的減少緩衝物的使用



PSASPR-006
下方有著簡單易懂的包裝拆卸說明 圖文並茂

PSASPR-009
內容物一覽 很簡單這樣就沒有了

PSASPR-010
SPROUT 貼紙,上蓋看到的標誌就是 SPROUT 的標誌

PSASPR-012
原廠附的電源線,這次的使用目前沒有打算餵給它更好的電源線
理由後面會解釋

PSASPR-013

把機械翻過來 免刀刃 把紙板左右掰....拉開...

PSASPR-014
可以看到拉開後原本緊緊固定住機器的膠模就會鬆開來

PSASPR-015
掀起你的蓋頭來 XD

PSASPR-016
結果機器拿出來之後才發現說明書在下面 = =

PSASPR-018
SPROUT正面照


PSASPR-019
拿iPhone 5 作一下比例尺 其實大概就是火車便當的大小 XD
上面的木頭上蓋用手輕敲了兩下頗紮實 倒是可以不用擔心太薄弱會造成共振效應的狀況就是了

PSASPR-020
背後端子一覽 可以看到還有第二接地的存在
黑色蓋子是藍牙天線的蓋子,PS AUDIO 並不鼓勵使用者把這個蓋子移除
我想一定有人看到旁邊的喇叭端子了,是的!沒錯!
這台小機器卻是內建了 8 歐姆時 有著 32 瓦出力,4 歐姆時有著 50 瓦出力的擴大機
銀色部分則是類比輸入以及輸出,輸出的部分可以用來驅動 後級擴大機或是送重低音訊號
至於 Vinyl 這個部分是什麼?我想一些稍微有點資歷的前輩一定知道,可以把黑膠唱盤的訊號
送過來 Sprout 拿來當作唱頭播放使用啊!!!
黃色的部分則是數位同軸輸入端子,但是優先順序則是有插在 USB 的時候給 USB 優先

PSASPR-021
既然都到手了 翻過來看一下是必要的啊 
防滑橡膠腳非常豪邁的兩條粗大的在下面

PSASPR-022
PS AUDIO 的商標印在這裡?真是讓我百思不得其解
上面也有著 警告標語請不要打開


PSASPR-023
清楚標示著使用電源規格,台灣使用沒問題!!

PSASPR-024
正面兩個旋鈕特寫 可以看到盒子上面的圖案就是音量控制大小的圖案
簡單易懂
左邊旋鈕則分別是
VINYL:給有使用 唱盤 使用者的輸入
ANALOG:傳統的類比輸入
DIGITAL:分別是後面的黃色的同軸輸入以及下方的 USB 輸入,但是同時都連結的話以 USB 優先
BLUETOOTH:藍牙無線連結
旋鈕選擇的手感非常優異,是有些許段落存在的,選擇的時候不會感覺「咖」的一下
而是一個滑順的段落到下一段,在操作上感覺十分的順手紮實

PSASPR-025
藍牙連線的使用非常方便,只需要打開手機或是平板的藍牙選項 選擇 「Sprout」就可以開始播放了

如果是使用 USB 連結到 MAC 上面的話 只需要在
「偏好設定」-> 「聲音」->「輸出」
選擇 「XMOS USB 2.0 Audio Out」就可以直接享受 Sprout 的輸出了 
PC 的使用者則是需要去官網下載驅動程式才能使用

至於作為一台 DAC 的話這台支援的檔案最大支援到  192kHz 以及 24bit 的檔案
不過說真的,這台當初設計的出發點就是希望使用者能夠使用最簡單的方式享受音樂!
所以我並不想在規格上或是科技面上面打轉太多
(另一方面則是手上似乎沒什麼 192kHz - 24Bit 的檔案可以讓我體驗未來高音質的強度到哪~(臉紅))


直接跳到聽感體驗的部分,因為小弟我平常還有別的事務,真的可以坐下來好好聽音樂的時間其實
只有在晚上的幾個小時而已

驚艷!是第一個感受,感覺 P7 像是解除枷鎖了,盡情釋放著它原本該有的實力,像是苦練十年的絕世高手
總算找到襯手的武器一般,盡情的劈出一道又一道劍氣劃開天空一般。

聽著 Eagles 的 Hell Freeze Over Live - Hotel California 
那現場的掌聲變得更加清脆立體,吉他弦在空氣中的振動感透過 P7 「穿入」腦海理

聽著 Guns N’ Roses - November Rain 那原本只是單純輕巧的鋼琴獨奏部分,變成了彷彿珍珠落入水晶盤子的迴響
每次鼓手的輪過去可以感受的到鼓面敲擊的痕跡

P7 原本使用訊號直入所缺乏的渾厚聲底在這裡被完全激發出來,配合著原本就很傑出的人聲部分讓
我忍不住一遍又一遍聽過幾年以來很少聽的舊唱片

但我又忍不住聽了像是 The Rock ,The Matrix Revolutions,The Last of Mohicans , Desperado 
這些我以前喜愛的電影原聲帶,Sprout + P7 的組合

溫潤厚實!是我對 Sprout 的第二個印象,The Matrix Revolutions - Tetsujin 這一段有很多快鼓連擊
但裡面其實穿插著很多小鼓連擊的一段,如果反應不夠快或是推力不足的話是沒有辦法很好的表現出來的
X JAPAN - The Last Live 97 - 紅 
在開頭 Hide 的吉他獨奏部分,吉他聲音並不會因為被掌聲或是群眾的聲音給混淆到
Toshi 的口述變得更加有深入透明的感受
Yoshiki 的大鼓連擊馬上變得快速而充滿力道
音樂還是長年習慣聽的音樂,但是可以感受的到,彷彿原本的畫面變得更加銳利,鮮豔,飽和,亮度雖然增加卻帶著柔和感。

以上只是我個人對於整體音質的感受,很可惜使用的時間還不夠長,暫時還沒辦法有更深入的體會。
歐,差一點忘記解釋一點,很多音響玩家都會喜歡換上更好的電源線來獲得更好的音質表現,
其實這無可厚非,而隨著時間過去往往原廠原本的線材就不知道丟到哪裡去了,其實是非常可惜的。
因為有的時候原廠小小一條小黑線,卻是針對設備的特性所下去特別設計的,這其實是非常棒的中心標準。
一般時候其實很難體會到這一點,因為往往很多玩家一入手就換上其他牌子的電源線了,卻忽略了原本原廠看起來樸實的電源線。
這一點其實以前在小弟入手 Pioneer SC-57 的時候才有稍微體會到,原廠的電源線看起來沒有那些
玩家線來的雄壯威武,但是表現出來的拳腳卻是不卑不亢,進退有據。說的激烈一點,一般改裝線
如果只是三五千元等級的,其實還不如不要用,對 SC-57 的聲音進步其實相當相當有限。

也因為這樣,加上最近小弟我流浪在外,租來的房子其實並沒有辦法針對電源這一塊進行很好的處理
(小惡魔:哪有!?那個 PS AUDIO Power Plant P5 買下去就對了啊!Phenix:YOU SHUT UP!(槍上膛 ~ 卡恰))
也因為這樣才並沒有打算餵給這台極品一條更好的電源線就是這樣。
未來要是再有電源的精進計畫會再接著更新!

感謝大家的收看,如果內容有不夠詳盡的地方還請大家多多指教,謝謝!


Gryphon 敗家生活誌 我們下次見! :)